加载...

木棉道:藏不住了!张爱玲竟是个高段位的“时尚博主”


提起张爱玲,你首先会想起什么?《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还是她与胡兰成的禁忌之恋?

多少年来,张爱玲的名字被打上作家的标签,她的身世和爱情为世人所喟叹,却鲜有人关注,在她忧郁人生的背后,还有更多有趣的闪光点。比如在那个时代,她所拥有的出类拔萃的时尚观。

有人曾说:“如果要深扒张爱玲对时尚的了解,估计当代99%的博主都不及她。如果生活在现代,张爱玲也一定是顶级的流量担当,最起码也是粉丝千万级别的大V。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民国的才女是如何成为公认的“时尚博主”的。

01“时尚博主”养成第一式:耳濡目染——张爱玲的时尚母亲

张爱玲的时尚审美多少受她家庭的影响。

她的母亲黄逸梵是位摩登女郎,爱做衣服。在《对照记》里,有一张题为“在伦敦,一九二六”的照片,可窥到黄逸梵年轻时代的飞鸿雪泥。侧身照,卷发,双手交叉抵于下巴,膝上一角蓝绿外套,叫人联想起张爱玲笔下的母亲:“肺弱的她学唱歌,听起来更像吟诗,比钢琴低半个音阶,抱歉地笑,娇媚地解释。”

张爱玲的母亲△

她给女儿的信里,也离不开时尚:想学皮革制作,开店卖手袋。黄逸梵真的从马来西亚买过一洋铁箱碧绿的蛇皮,预备做皮包皮鞋。

幼年的张爱玲看到「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上翡翠胸针」,简直等不及长大,暗暗在内心发誓:“八岁,要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

张爱玲母亲的打扮是一位十足的法国女郎△

02“时尚博主”养成第二式:才华吸粉——不会画画的作家不是一个好博主

想当一呼百应的时尚博主,流量很重要,而张爱玲最不缺的就是关注,因为她早就依靠才华吸粉无数。

我们开头就提到过,她的文学著作有很多。她的文字总是散发着一种勾人心玄的苍凉之美。细腻的景物勾勒、深刻的心理描写、丰富奇特的意象绵绵密密地交织,呈现出繁华中的落寞,烟火里的尘埃。

《茉莉香片》里的冯碧落与言子夜

而且她常常金句频出,随便选几个都能登上“民国版的热搜”,无论是“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里对人生的理解,还是“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中对于爱情的思考,至今依然深入人心。

张爱玲的画作也和文字一样惊艳。其中大部分是为自己的小说所作的插图,她笔下瘦长的时髦女子,穿着当时摩登的服饰,或温婉柔美,或趾高气昂,女子的形态只用线条即可表现得惟妙惟肖。小说的情境大概只有作者本人可以洞悉,而可以将自己小说中的情境用画作再现实则却很稀少。

《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三个女性△

她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出了超强的时尚天赋。有人曾说:“她的作品其实称得上一部部中国近代服饰的记录片。”她还几次三番写过研究服饰的文章,拿英文发表过《Chinese Life and Fashion》,后来又拿中文写了一遍,也就是《更衣记》。

看了她的《更衣记》,你会觉得她完全可以胜任一名时尚编辑。

书中的插图都是张爱玲亲笔所绘△

03“时尚博主”养成第三式:买买买的热情——剁手党张爱玲

做为时尚界的意见领袖,时尚博主首先自己要买的多,穿得多。巧的是,张爱玲从不掩饰自己对物质的喜欢:要好看,要好吃,要鲜艳,要招摇,要活得有滋味。

她的第一笔稿费,她就拿去买了当时最风靡的丹祺口红。读书的时候拿来的奖学金全部拿去做衣服,自己买料自己设计,全穿在身上。张爱玲说:“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可是我不像她那么富于情感。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

当年的口红广告△

那些对漂亮衣物的馋,粗浅地看,是对美的馋,放大了看,其实是对滚烫生活的热爱。在那个阴暗的年代,或许只有漂亮的服饰可以给生活增添一点光彩。

04“时尚博主”养成第四式:将某种单品穿出圈——旗袍控张爱玲

一个时尚偶像的成名,常常和某件单品相关,譬如赫本的小黑裙,梦露的小白裙,而张爱玲的标志性单品就是传统的中国服饰旗袍。

四十年代的上海,不仅是张爱玲蜗居的地方,也是整个中国时尚旋涡的中心。那时在上海已有了旗袍的“别裁派”,就是中西合璧式剪裁。一种是局部西化,或西式翻领或荷叶边或开衩袖,一种是旗袍与西式服饰搭配,一件古朴的旗袍搭上小西装或针织背心,既复古又新颖。

张爱玲自然而然地对旗袍上了瘾。看她写的《对照记》,明明白白的表示了她真的曾经拥有有各式各样的旗袍。织锦缎丝旗袍,传统且略显华贵;稀纺旗袍,轻盈而妩媚;镂金碎花旗袍,华丽而高雅;黑平缎高领无袖旗袍,凄美哀愁而不失神秘。

以她被李安改编成电影的《色戒》为例,整部剧下来,从乖巧学生到富太太,光是王佳芝身上就换了 27套旗袍,唐草、腊梅、玫瑰、云纹等图案纷纷亮相。换做今天,张爱玲都能做新一代的旗袍设计师了。

电影《色戒》截图△

张爱玲的时代是一个旗袍摇曳的时代,而穿旗袍的张爱玲绝对是那个时代一个隽永曼妙的缩影。

05“时尚博主”养成第五式:个性鲜明的时尚态度——张爱玲的“奇装异服”

一个博主只穿流行的款式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博出位”。上个世纪的张爱玲似乎很懂得这一套路。

虽然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花色,什么身份该买哪种衣物,她都通通心里有数,但却觉得若是穿得太规矩,就成了大家闺秀,不足以称为“时尚博主”。

于是,她发明了一个独特的穿衣方式,潘柳黛在《记张爱玲》中写道:“张爱玲喜欢奇装异服,旗袍外边罩件短袄,就是她发明的奇装异服之一。

1、穿祖母的衣服,别致就行

张最爱翻祖母的衣柜,把旧衣服改良来穿。她曾经告诉好姐妹苏青:“要想人家在那么多人里只注意你一个,就得去找你祖母的衣服来穿。”

苏青吓了一跳,说道:“祖母的衣服,不就是寿衣吗?”张回答道:“那有什么关系,别致就行!”(这也是太酷了)

有一次她就穿着前清绣花袄裤去参加朋友的婚礼,艳惊四座,人不知道看她还是看新娘了。

2、中西混搭,玩转国潮

她穿中式服装的时候,也不是一味地循规蹈矩,混搭是她的杀手锏。

张爱玲曾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中,一边是父亲的遗少家,那里弥漫着鸦片烟、颓废和一点点死气,一边是母亲的开明家,那里有钢琴、油画和西洋礼仪。因此,张爱玲身上糅合了两边的气质,穿旗袍时会搭上前清夹袄,这样宽松版型的混搭风不仅遮肉显瘦,而且在当时那个年代显得个性十足,隐隐约约可见如今的Oversize男友风的影子,甚至有点像“下衣失踪”的民国版本。

或者在单色呢旗袍外面加一件浴衣,这不就像现在流行的睡衣浴袍外穿吗?

张爱玲的好友苏青说:“她穿西装,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18世纪的少妇。她穿旗袍,会把自己打扮得像我们的祖母或太祖母,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就是如此,融会了古今中外的大噱头,她把自己先安排成一个传奇人物。”

3、大胆的配色

每一个时尚博主都是色彩达人,张爱玲也是如此。

母亲教她油画,使她对色彩相当敏感。张爱玲在《童言无忌·穿》里写:“色泽的调和,中国人新从西洋学到了‘对照’和‘和谐’两条规矩。粗浅地看,对照便是红与绿,和谐便是绿与绿。殊不知两种不同的绿,其冲突倾轧是非常显著的;两种绿越是只推扳一点点,看了越使人不安。红绿对照,有一种可喜的刺激性。”

她曾从香港带回一段广东土布,刺目的玫瑰红上印着粉红花朵,嫩绿的叶子,印在深蓝或碧绿地上,是乡下婴儿穿的,她在上海做成了衣服,自我感觉非常好,“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

如果找不到足够「炫」和「怪」的衣服,张爱玲还会自己做,分分钟包揽了服装设计师的活儿。下面这张张爱玲和李香兰的合照,她穿的衣服,是用她祖母的一张夹被被面拆下来,再拿去给裁缝做的(祖母又出场了……)

这件衣服米色薄绸上潵淡墨点,隐着暗紫凤凰,张爱玲对此很得意,因为「别处没看见过类似的图案」,对她来说足够独特。

张爱玲穿着用旧被面做的衣衫和女明星李香兰合影△

06“时尚博主”养成第六式:美是一辈子的事——永远活得精致

时尚博主的精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日积月累的坚持。在这一点上,张爱玲能与颇受世界推崇的巴黎女人们比肩,她一生都注重衣着打扮,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尽量显得优雅体面。

有一次,潘柳黛和苏青她公寓去看她,见她穿着一件柠檬黄袒胸露臂的晚礼服,浑身香气袭人,手镯项链,满头珠翠,使人一望而知她是在盛妆打扮中。我和苏青不禁为之一怔,问她是不是要上街?她说:“不是上街,是等朋友到家里来吃茶。”当时苏青与我的衣饰都很随便,相形之下,觉得很窘,交换了一下眼色,非常识相地说:“既然你有朋友要来,我们就走了,改日再来也是一样。”谁知张爱玲却慢条斯理地道:“我的朋友已经来了,就是你们两人呀!”

真正的时尚博主,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有一种坚持美丽的态度。而且这种坚持是一种习惯,它不属于某个年龄阶段,而是整个人生。直到1995年她在洛杉矶去世的时候,也是“身着旗袍,穿戴整齐,静静地躺在靠墙的行军床上”。

张爱玲曾说:“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人如衣服,衣服照人。在她看来,穿衣服已经不仅仅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一种人生态度。

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在回望张爱玲的那些时尚搭配,依然历久弥新,她有自己的style,也开创新的穿衣思路,把生活当秀场,还有饱满的情绪来感染我们这些忠实粉丝。真不愧是时尚博主本博!

而且她的中国风混搭甚至比我们的更大胆,更引人入胜。在那个时代,她就知道用“祖母的衣服”来搭配西方的服饰,如今国风盛行,传统服饰的发展是不是应该有更多新的可能?

关注微信号:任奥全球推(renaoquanqiutui),以上精彩内容分享在朋友圈进入全球推即可获取十元现金
立即咨询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