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

中纺企业着力寻求新动能未来发展“别有洞天”

  世界服装鞋帽网讯,3月5日到3月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带队的调研组一行人来到了河南省开展调研走访工作,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文静、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主任冷景钢参与调研。三天的时间调研组走访了河南省南乐县、开封市以及平顶山市的相关棉纺化纤企业,重点了解企业去年运行情况及2018年开年的开工情况并就“棉花体制改革”主题举行了专题座谈会。

  阵痛中的突围与升级

  河南作为中国中原地带的重点省份,一直以来都是纺织工业重地。尤其是棉纺产业,即使是在东部沿海及新疆地区棉纺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河南都在中国棉纺版图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河南省纺织协会会长袁建龙表示,河南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和传统棉纺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棉纺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解决社会就业、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快速转变,行业增速开始趋缓。另一方面,棉花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结构性供需矛盾的逐步调和,省内棉纺企业也积极主动应对发展瓶颈,自我优化调整,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纱产量和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3.6%和6.5%。

  针对棉花体制改革问题,座谈会上当地骨干企业一致表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确实成果明显,在棉花直补政策的持续推行下,新疆棉花产量逐年提升,棉花品质也较收储时期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为下游棉纺织产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但由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以及灌溉资源承载有限,内地植棉面积加速萎缩,未来我国棉花供给将会长期保持200至300万吨的用棉缺口,对此企业纷纷表示担忧。

  对于填补用棉缺口和稳定棉花市场价格、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企业观点多集中以下几点:

  1、尽快放开配额管理,让国内棉花接轨国际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科学规律,让中国纺织工业更充分的发挥产业链优势,更好的为民生就业做贡献;

  2、在现有配额机制下,分配过程应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合理、合规,让企业能在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下实现良性竞争;

  3、完善现存储备棉投放机制使之更加合理,包括试行价差预警动态平衡机制,降低库存风险;在内外价差低位时适当轮入高品质国际棉花等,以保持合理且优质的储备棉结构;

  4、在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国际布局的影响下,新兴国家的纱线品质与我国差距呈快速缩小趋势,虽然产能国际合作是大方向,但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长期下去将会出现实体经济流失的危机,纺织作为体量大就业高的产业,对稳定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国家能考虑到这一潜在问题,从能源成本和原料成本两大块更好地为实体提供发展的土壤,让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质产能留在国内。

  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端小平指出:2011年以来,中纺联一直将推动棉花体制改革作为联合会第一重任推进,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期中纺联正着手研究建立“内外棉差价的预警动态平衡机制”,该机制在充分调研内外棉价差对棉纺企业影响的基础上将内外棉差价从低到高分为几档,分别为:低于1500元/吨、1500元~2000元/吨、2000~3500元/吨、高于3500元/吨。

  具体内容如下:

  1、当内外棉价差低于1500元/吨时,国内棉纺企业依旧具有较强竞争力,该预警机制亮“绿灯”;

  2、当内外棉价差高于1500元/吨,低于2000元/吨时,亮“黄灯”,此时需要着手准备应对预案;

  3、当内外棉价差高于2000元/吨,低于3500元/吨时,亮“橙灯”,此时需要启动应对预案;

  4、当内外棉价差高于3500元/吨时,亮“红灯”,表示行业已经处于危机,需要采取诸如临时放储等应急措施。

  端小平表示,该预警机制中纺联还在研究中,会在充分调研原料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之科学合理。在未来棉纺产业可持续发展上,首先企业要高度关注科技进步,时下科技的高速发展,会加快个体企业的荣衰节奏,棉纺需要特别关注的技术进步的方向是机器换人,未来用工贵和用工难的问题未来会愈发凸显;二是要关注大企业集聚和龙头品牌效应,在不提高行业总量的情况下,推动行业并购重组,减少恶性竞争,发挥规模、互补等多重优势,优化市场格局;三是要持续加强差异化和新产品开发,企业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觉悟,就算未来棉花进口配额彻底放开,也可能会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失去市场;四是要关注资本市场,加强产融结合,有利于推动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贵以及交接传承等问题的解决。

  着力寻求新动能未来发展“别有洞天”

  在河南的调研走访中企业纷纷表示目前河南还是基本生产纯棉制品,对于混纺和化纤制品涉及较少。从河南纺织产业结构来看,化纤占比确实较小,近两年的发展也几乎停滞。但是在调研组走访的过程中位于南乐县的“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成为了此次调研组河南站的一大惊喜。

  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是2014年批准的全国唯一两家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另一个在山东潍坊),园区占地只有600亩,尽管面积不大却串起了围绕聚乳酸纤维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从淀粉、秸秆到聚乳酸、聚乳酸切片、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纱线以及终端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等各类制品的全产业链动态运营。

  在产业园区召开的座谈会上,南乐县县长刘冰介绍了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来自园区的骨干企业——龙都天仁、玉润新材料、龙都生物分别就各自企业发展进行了介绍。刘冰表示目前产业园从技术链条到产品链条都已经打通,但是聚乳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较低,希望国家在定向应用上给予政策支持。

  龙都天仁的代表表示2018年主要是要把聚合做大,成本降下来,只有规模上去了成本才能降下来。据悉,聚乳酸是性能最接近涤纶的一种纤维,按说以其生物可降解的环保特性未来替代涤纶,市场应该很大,但是由于一直居高不下的成本,使得发展缓慢。龙都天仁的代表表示原来聚乳酸的成本是涤纶的5~6倍,近年来经过不断的研发已经降至2倍左右,并与2016年成功打开欧美市场。目前园区的产品95%以上都是出口,未来对于聚乳酸的市场非常有信心,希望国家能给这些正在上升重要机遇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金融政策上的支持。

  端小平在参观了园区上下游企业后,在座谈会上表示:南乐县选择生物基聚乳酸这一品种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首先方向上是选对了!接下来重要的就是坚持,以替代塑料制品为首要目标,在新产品开发上一定要找对方向;服装家纺等终端的应用要寻找品牌商进行合作,体现产品的高附加值。除此之外,端小平建议地方政府也要建立基金,引导产业发展。

  如果说南乐县的生物基产业园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河南纺织工业发展新的机遇,那么调研组在平顶山市走访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则让我们看到了河南化纤产业雄厚的基础和后发优势。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是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家中国500强企业联合重组而成。1981年建成投产,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从单一的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产品发展成为横跨化工、化纤、工程塑料三大领域,涵盖尼龙66、尼龙6用原材料、中间体到尼龙产品及其深加工等产业链条完整、循环经济特征明显的大尼龙产业链条。其主导的产品尼龙66帘子布、工业丝产能世界第一,尼龙66盐、工程塑料规模亚洲第一,全球轮胎前75名生产厂家都是神马的长期客户,在世界相关行业享有较高声誉。

  调研组参观了平煤神马的尼龙66工业丝生产线和展厅,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及研发情况。调研组了解到,“十二五”以来,神马依托行业领先的技术和知名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实施尼龙66与尼龙6并行发展、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尼龙”产业战略,目前已形成了30万吨66盐、45万吨己二酸、10万吨己内酰胺、15万吨工业丝、气囊丝、帘帆布、15万吨尼龙66切片、14万吨尼龙6切片的生产能力。7万吨尼龙6切片、4万吨尼龙6切片、3万吨改性工程塑料项目即将竣工投产,正在建设20万吨己内酰胺、15万吨环己酮、4万吨差异化高性能工业丝、2万吨特种尼龙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15万吨己二酸、20万吨尼龙6民用丝一期工程项目,计划实施20万吨印染和配套的织造、面料等项目。

  目前,尼龙产业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优势产业,是集团公司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战略突破方向。2016年底,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联合提出建设“中国尼龙城”的战略构想,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项目建设载体,以尼龙化纤纺织产业为重点单元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据了解,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第一批引进的九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原纺织部全国布局的几家尼龙帘子线生产企业中唯一还存在的国有企业,其经过了市场竞争和国企改革的大浪淘沙,到今天成长成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生产的“神马”牌尼龙66帘子布推动了我国化纤产业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占据了国际市场37%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而其规划的“中国尼龙城”是河南化纤产业未来发力的重要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河南纺织化纤产业在新动能的推动下迎接新的未来。

  更多精彩资讯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

关注微信号:任奥全球推(renaoquanqiutui),以上精彩内容分享在朋友圈进入全球推即可获取十元现金
立即咨询
更多推荐